快递八巨头集体出海 “全球化”蓄势待发
刚告别“双11”爆仓的尴尬,快递业又迎来“全球化”的挑战。阿里巴巴日前表示,全球化是今年“双11”的重点,也是阿里未来十年的战略重点。这是争相出海的EMS、顺丰速运、圆通等存管大本土快递在跨境运力上的首次比拼。此次本土快递能否继续紧握电商之手在“地球村”一起飞,还要看本土快递在跨境运能上能否像国内这么完美。
快递八巨头已集体出海企业业务范围: EMS中国邮政作为万国邮联组织成员,业务几乎涵盖全球所有国家; 顺丰2013年上线顺丰转运,布局美国、欧洲等地,覆盖200多国家; 申通2014年2月美国官网上线,布局美国、欧洲、俄罗斯、日韩等地; 百世汇通2014年3月联手国际快递企业推中国至全球快件服务; 韵达2014年9月上线美国官网,美国、欧洲、新西兰、韩国等地推转运、直邮等服务; 宅急送今年1月与英国邮政达成合作,提供中欧快递服务; 中通今年3月中通国际正式上线,主推欧洲专线; 圆通跨境业务包括欧洲、东南亚、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今年开通中韩航线;爆仓已是往事 走到“双11”的第七个年头,快递企业的老板总算不用再因为担心“爆仓”而睡不好觉了。
多位快递企业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爆仓已不复存在”。在他们看来,如今的“双11”面临的是平衡时效问题,即在快件量与时效间做出平衡。 快递专家赵小敏表示,经过最近三年的大规模投入,快递企业已经具备应对“双11”快递量巅峰的能力。其实,每一年“双11”都演变成快递企业的一次大规模硬件升级。根据韵达最新公布的旺季服务保障方案,自9月至春节前整个业务旺季期间,韵达将改造和扩建分拨中心45个,储备车辆1000台,储备人员1万人。此外,还将新增各种设备2000套。 除了硬件升级,快递企业也开始对原有邮路进行改造,以此提高效率。申通快递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为减少中转频次,申通今年“双11”将增加点对点直流线路,根据业务量制定直发运输计划,“这类似于火车运输中的直达列车”。 菜鸟网络负责人孙建认为,融合、互动是快递业务备战“双11”的新亮点,作息化、系统化则为企业备战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随着互联网和快递业的融合,快递再不是拼车辆、拼人力、拼仓储资源的时代,大数据将逐渐优化快递的生产方式。”圆通速递在“双11”保障方案中指出,将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终端资源,减轻旺季末端的投送压力。难与电商全球化匹配 互联网的无界性为电商企业全球化提供了可能,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快递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一个个网点铺设的事实。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