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国电商网站大混战即将全面爆发

时间:2015-09-21 08:46:02 点击:
来源:创见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其次,除了拥有自建的菜鸟物流以外,阿里在2013年还投资了海尔的日日顺物流,再加上现在的苏宁物流网络,这一系列投资的重合度难免备受外界的质疑。据内部人士透露,目前菜鸟物流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由于合作商家方面的缺失,菜鸟物流的利用率并不高。

苏宁巨量的门店资源最终会在阿里的O2O布局中扮演何种角色还有待观察。目前越来越多3C产品和家用电器的消费者倾向于“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消费模式。据《中国家用电器线上购物研究报告》反映,在2015年上半年度,中国家用电器的在线零售交易金额已达1361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64%,超过了整个在线零售市场的平均增速。相对而言,传统实体店的家用电器销售量却出现了下跌。这表明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已经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O2O模式的成功例子有很多,美国的Bestbuy就是其中之一。由于产品具有同质性的特点,消费者可以先到线下商店对希望购买的产品进行体验,随后在线上进行下单以获取一个更优惠的价格。如果阿里也决定采取这种模式,那么价格战将不可避免,否则苏宁的线下商店只会沦为京东的线下体验商店。

过去由国美和苏宁主导的零售战已经演变成由阿里和苏宁所组成的联盟与京东之间的战争。苏宁和阿里的联姻能够创造出足以击败京东的规模效益吗?目前还不得而知。

阿里、苏宁和京东俨然正在上演电子商务界的“三国演义”。尽管阿里和苏宁双双强调称这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实施O2O战略,但其主要目标无疑旨在击败京东。毕竟在京东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当下,阿里却遭遇了成长困境,而苏宁则在转型阶段被困于发展的瓶颈。

阿里在电子商务市场的垄断地位正在消退,目前对阿里的领导地位冲击最大的正是京东,目前京东已经坐上了电子商务市场的第二把交椅。京东的年度财务报告显示,京东在去年成功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节奏,年度收入的增长比率达到了60%,而阿里的同期增长比率仅为30%。在阿里的月度收入在逐月减少的时候,京东仍然取得了显著的年度增长率。腾讯在2014年买入了京东公司15%的股份。京东的新注册用户增长了70%,其中20%来源于腾讯。于苏宁的联姻或许可以有效弥补阿里在家用电器和3C产品上的劣势,进而对京东造成威胁。阿里和苏宁的主动结盟把京东至于被动的局面,京东的股价在8月10日当天更是从33元下跌至26元。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已然白热化。

事实上,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并非为中国所独有,在西方也不乏类似的例子。西方学者在很早以前便提出了“三分律”。美国的市场营销专家,艾莫利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杰格迪什·谢思(Jagdish Sheth)教授对超过160个行业的大量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最终谢思教授发现任何最终都会形成3家规模最大的公司,这3家巨头将会成为行业的主宰。例如,搜索引擎的市场由Google, Bing和Yahoo主宰;游戏机市场由Microsoft, Sony和Nintendo主宰;相机市场由Canon, Nikon和Sony主宰;而目前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则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阿里巴巴,B2C在线零售商京东以及前传统零售商苏宁进行主宰。好消息是:三巨头之间的激烈斗争往往会导致市场利润最大化。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电商网站混战,电商大战,电商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