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的冰火之争:“风”还能吹多久
在资本市场,也有不少传统企业趁“市”而上:记者查阅发现,自2015年3月以来,涌入跨境电商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奥康股份入股跨境电商中概股兰亭集势;森马服饰(002563,股吧)以1.15亿元认购韩国电商企业ISE17.67%股份,拟在中国构建移动互联平台,聚焦时尚消费品的跨境电商业务;新三板公司摩登百货宣布与广州市首批跨境电商试点企业卓志物流进行战略合作;去年年底海宁皮城(002344,股吧)宣布与韩国理智约合作构建跨境电商平台,在中国开展韩国海外商品购物合作;汤臣倍健(300146,股吧)以1.6亿入股深圳有棵树科技有限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称,主营业务增速缓慢是传统企业进军跨境电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跨境电商领域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许多传统产业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新方向。
各路玩家的涌入以及政策利好的不断释放,推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行业分类开始细化,运营模式也发展出多种类别。如天猫国际的平台跨境电商,又如京东、聚美优品、蜜芽宝贝等的B2C自营类跨境电商,也有如淘宝全球购、洋码头、海蜜等采取C2C模式的跨境电商,还有跨境供应链服务商、海外直邮电商、返利导购、代运营等等。
根据海关总署和中国电商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20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6.43万亿元,跨境电商渗透率达到14.2%,跨境电商交易额达3.75万亿元,同比增长30.6%。在传统外贸年均增长不足10%的情况下,中国跨境电商却连年保持着20%-30%以上的增长。另据商务部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将达6.5万亿元,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比例将会提高到20%。
抢占一席之地不容易
拼海外供货能力,拼物流运输成本,拼进口通关能力,抢占仓储……虽然各路资本的起跑线没有差太远,但是想在这一领域站稳脚跟并不容易
虽然跨境电商被电商行业认为是“最后一块蛋糕”、“万亿级的市场”,各路资本均已“磨刀霍霍”,但在这个新兴的风口,大佬和小弟的起跑线没有差太远,想在这一领域站稳脚跟,均会面临供应链、通关、仓储、物流等各环节的问题,而不同类型的玩家面临问题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B2C类进口电商来说,资金压力和品类受限是“会呼吸的痛”。无论是打通上游供应链,还是提高物流清关时效,在保税区租赁或自建仓储,又或者是打价格战吸引用户,每个环节都需要钱。在营销环节,如果不频繁促销打价格战,就可能被注重性价比的海淘消费者所抛弃。于是,为了尽可能快、准、狠地抢占市场份额,电商们还是不得不频繁打起价格战。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