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风口上的农村电商 下乡不只为扶贫
在人才培养上,大多数县域尚未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且县域人才吸引力低,人才培养也需要一定周期,未来几年内,“缺人才”仍是县域电商发展的瓶颈。
政策扶持需瞄准“痛点”
鉴于农村电商存在的瓶颈问题,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的20亿电商进村专项资金将被规范在三个方面使用:一是建立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二是用于支持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的建设改造,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目的的农产品及农村特色产品的品牌培育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农产品的标准化、分级包装、初加工配送等设施的建设;三是用于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培训。
其中第一项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为专项资金的重点倾斜方向,也是当前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大“痛点”。目前全国不同县乡级区域之间物流水平差异十分显著,很多物流基本上只在县城设立了一个网点,下沉到乡级的物流建设几乎还没有起步。希望通过财政资金的引领、鼓励,带动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电商发展,培育农村电商生态环境。
21世纪宏观研究院认为,发展农村电商还需要注意:一是解决市场与供给间的信息脱节。农村长期远离市场,信息反馈滞后,尤其是对于季节性较强的土特产品影响较大,要有效建立信息平台,利用平台优势及时有效的将供应与需求结合起来。
二是加强售后服务。物流建设解决了送货问题,但销售数字攀升并不代表用户体验的提升,产品卖出去后服务的跟上是个大问题,毕竟一些大家电的安装、维修等对用户体验影响较大,决定了二次购买的意愿。
三是政府层面上,要促进在交通、宽带、物流、仓储等方面的发展,与企业展开合作,同时在电商企业注册、人才就业保障等方面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
此外,除了基础设施、物流成本等问题,电商扶贫效益问题也是电商下乡大热的当下需要注意的问题,防止中央和地方用于基础设施和农村电商生态建设的大批量扶持资金成为个别电商平台建设和流量购买的“专项资金”,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