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抱物流大腿 个性化配送才是亮剑
所以只有在最后一个末端还有机会,如果今天我买的东西,可以没有任何顾虑的退,而且退的非常爽,我相信这个平台的忠诚度,一定会有极大提高。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电商这个平台里,随着网购频率增加,改变电商“本质”竞争的要素,其实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问题,我相信现在非常多垂直公司,无论是大快递平台,还是直营快递企业,他在解决末端“最后一公里”时,碰到的真正挑战,其实不是“最后一公里”而是“最后一百米”。这个包裹已经送到用户的家门口,但是不能上楼,或者停在小区门口不让进去,这一百米所带来的效能损耗,导致整个末端配送效应没有办法得到提升。
所以我们想象一下,全国有130万快递员,但是现在劳动力是缺乏的,我相信每一家在座的老总公司,会发现现在越来越难招人,所以未来快递包裹涨到三到四倍的时候,我们要面对500-800万这样的用户人群,其实已经很难了。
每年的双十一都会出现非常大的压力,如果我们的视角不能化解“最后一百米”的问题,其实是很难去解决行业的问题,我自己一个很重要的看法是什么?“最后一百米“是怎么解决的?我们有两个解决方法。
第一,我们可不可以请消费者多走一百米,就是从他的电梯走到小区门口,如果他能够走一百米,我们可能把末端“最后一公里”这个压力化解80%。
第二,但是我们反过来看,如果不能让消费者走这一百米,我如果能够在消费者的家附近一百米解决收货问题或退货问题,我觉得对于用户来说,这样的解决方案非常好,可以解决这样的一个痛点。
台湾网购60%的包裹是通过台湾三个大的便利店交付,还有一个台湾本地的连锁品牌在做。所以各位可以看到,到家快递,电商今天的市场是5000万,外卖大概一天500万,我相信到家包括做外卖配送现在还是比较垂直化的竞争,什么叫垂直化的竞争?就是说一个行业还没有大用户,没有出现商业化的成功,所以今天想要接单,必须自己全程开店招人。然后就是美团接单,到所谓的商家取货,送到消费者的手里。但是这个快递的层面,其实就是一旦出现更专业化的分工,有可能做这个干线,有可能做这个末端的配送,有人做仓储,有人可能在整合更多的,比如说这个众包资源。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