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飞凡电商:如何走出内外交困是难点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传统商场与电商的优劣势对比也非常明显。例如,消费者去商场购物,很多只是逛一下,当他离开的时候,商场的尴尬在于无法掌握这个消费者的行为轨迹,更别说了解其性别、年龄、喜好等数据,更不能和他保持联系推送信息。这意味着白白浪费了这个用户。电商因为全部基于互联网,所以可以准确的记录某个到访用户的行为、信息,用大数据的方式可以持续追踪,即使这个用户这一次没有购物,也能有办法持续进行追踪式营销,在未来将其转化。
飞凡电商显然承载着万达广场的困惑和转型之梦。王健林的梦想远不止于此,豪气万丈的他希望的是,飞凡电商能帮助实现万达广场的O2O转型,进而做更大的事情。他在去年万达、腾讯、百度三家豪门签约仪式上曾经这样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多年,一直缺乏线上线下融合消费的O2O平台,未来我们会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总投资将达到200亿元,建立全球最大O2O电商公司。”
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如果飞凡电商只局限在万达广场的话,对于用户来说吸引力小;但如果做开放平台,囊括其他商场的话,因为万达广场毕竟和其他传统零售商场是竞争对手,是否能吸引来足够的商场也存疑。
一波三折,一场艰难的探索
飞凡电商出身豪门,看着也是一场完美的婚姻。万达广场是屈指可数的线下零售巨头,腾讯拥有无可比拟的微信入口资源,百度则在线上资源和地图方面绝对领先。据说,最早商议合作时,万达方面由王健林主抓,腾讯方面由刘炽平和微信事业部参与,百度则是李彦宏和LBS事业部参与。这个算盘打得很精。腾讯的微信资源对于流量的获取以及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特征都非常重要,百度的线上流量有助于飞凡电商获取流量,LBS则能完善购物中心内部的室内导航。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