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发:对供应链金融的三点认识
物流成本高,是国民经济粗放经营的突出表现,中国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一直徘徊18%左右(工业化中后期的国际经验比例为13%左右),发达国家为8%左右,这里有经济结构的原因,更有物流业、供应链管理落后的原因;中国的工业品库存率为9.4%(发达国家不超过5%);制造业、流通业的物流费用率为8.5%(其中工业为9.2%,流通业为7.6%),而日本企业为4.7%;企业年流通资产周转率中国为3次左右,而发达国家为8-10次。中国物流的高运输成本、高仓储成本、高生产物流成本、高采购成本、高销售物流成本,还有高信贷资金成本,加上高人力成本,使物流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压力很大。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3年统计,运输型物流企业成本下降7.3%,利润下降39%;仓储型物流企业成本上升9.4%,利润下降10%;综合型物流企业成本上升16.7%,利润上升12.9%。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央和国务院一直要求加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中国物流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而供应链金融正是解决这种问题的一个重要支点。
中国的供应链金融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稳妥推进。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要有四大条件:一是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二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三是银行的积极参与;四是供应链风险的控制。
中国的供应链金融最早起步的是深圳发展银行,其从2006年开始,提出了总体思路,并实践了1+N模式。现在,所有的银行都有了供应链金融部,逐步推出了N+1+N模式。如今又提出并推进在线供应链金融,一些银行还与企业合作,推出了专有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如上海钢铁交易中心、宁波阿凡达、深圳怡亚通、深圳年富供应链公司等)。供应链金融已渗透到钢铁、汽车、家电、煤炭、电信、石化、农机、物流、电商等许多行业。银行向核心企业授信,通过资产担保、信用担保等方式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电子化、网络化、自动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服务功能包括供应链管理、订货计划管理、收款与发货管理、融资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信息共享、风险预警等等。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