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进村驻户 农产品成车进城
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农安县,“互联网+农村”模式正激起层层涟漪,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鼠标和手机分享农产品增值带来的“红利”。
电商平台进村驻户
巧解农村购销两难
前不久,农民魏志国遇到一件烦心事:储存的几万斤土豆滞销。“一亩田”农安站到村里进行走访调查,得知老魏的困难后,将销售信息在网上发布。
“消息发布后,就有四五个经销商联系我,3万多斤土豆一下就卖出去了。”魏志国说,“今年9月份,土豆和蔬菜下来时,我还和‘一亩田’搞合作。”
老魏所说的“一亩田”是国内领先的农产品交易诚信平台和大数据平台,也是“互联网+农村”的创新模式:一端链接批发商和采购商,一端联系农户和产地,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以及线上线下的撮合服务,产销对接,缓解农产品销售难和卖价低等难题。
半年来,“一亩田”已销售花生400吨、花生米60吨、土豆15万斤、叶菜和香菇2万斤,交易额近千万元。
“一亩田”农安站经理韩宇介绍,“一亩田”线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线下组织采购商异地看货及质量把控、溯源、交易资金安全等问题。同时依托全国36家中心城市的门店,为当地农户带来线下采购需求。经销农产品都是成车发货,有效规避“最后一公里”问题。
政府搭台电商唱戏
重织农村销售网络
农安是全国产粮十强县,粮食作物产量占吉林省十分之一。全县土豆、“三辣”、胡萝卜、黄烟等年产出150万吨。
“电子商务是拉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通过推进电商产业发展,让外界了解农安,为青年人提供创业机会,从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让消费者更便捷地获得优质农产品。”农安县委书记周贺说。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