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高 煤炭物流“不能承受之重”
另外,随着资源紧张、资金约束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煤炭单位物流成本上升不可避免。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三西”地区煤炭外运总量将达到15亿吨,据此推算,到2015年,“三西”地区煤炭物流总成本将达到3500亿元,年均增长8.4%
与此同时,就物流运输方式而言,铁路-水路联运、公路-铁路联运、公路-水路联运已成为物流通道内的煤炭联运形式。通常,铁路运输成本和港口装卸成本相对固定,水路和公路运输成本因市场化程度较高而随行就市。煤炭物流的多环节、大运量和散货运输特点,仅靠推进技术进步、改造现有物流环节效率,难以大幅降低煤炭单位物流成本。
D建设新的物流生态圈
目前,尽管国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倡导节能减排,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量,扶持清洁能源的太阳能、风能的使用规模,但是传统煤炭作为工业原料的地位依旧难以改变。按照此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预测,2020年中国煤炭需求量将达45-48亿吨,也就是说未来十多年内中国煤炭依旧有近10亿的增长空间。
煤炭物流仍大有可为。
有专家指出,煤炭物流当务之急是把煤炭现代物流纳入产业化发展的轨道,建立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国家和地方应急煤炭储备基地建设,打造完整煤炭供应链,包括:建设煤炭企业“采掘—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的纵向一体化供应链,煤电企业“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的纵向一体化供应链,以及相关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构成的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
《规划》要求,到2020年,煤炭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明显提高,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物流网络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物流服务绿色高效的现代煤炭物流体系;加强铁路煤运通道建设,年运输能力达到30亿吨;结合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建设布局,重点建设11个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和30个年流通规模2000万吨级物流园区;培育一批大型现代煤炭物流企业,其中,年综合物流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的企业10个;建设若干个煤炭交易市场。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