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三五”:中国快递业要“内外求索”
数据背后,快递业在国民生产、生活中所起到的拉动消费、促进就业、畅通物流进而服务民生等一系列作用,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就曾提出,要推动快递业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黑马”,促进物流业上台阶,进一步搞活流通、拉动内需,增加社会就业,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积极出力。
伴随着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总理力挺,人们对快递业的认可度与日俱增。在行业发展蒸蒸日上的背景下,高宏峰更期待行业这种爆发式的增长势头能延续到“十三五”时期。
“到2020年,预计年快件量将超过700亿件,目标产值达到1万亿元左右。一些规模较大的快递企业,其业务量将覆盖所有省会城市、省辖市和大中城市,乡镇覆盖面也将达到95%左右。同时,我们也期待,在‘十三五’时期,中国能够出现五六家年产值超过500亿元的快递企业,希望打造两到三家年产值千亿元级规模的跨国快递公司,打造一到两个国际化的快递航空集散中心。总之,我对快递业在‘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充满信心。”高宏峰这样说。
从快递大国到快递强国:
“互联网+”促信息整合、服务提速
“双11”那几天,中国快递最高日均分拣量达到1亿件,这不禁使世界同行发问———中国快递业缘何如此高效?
“大致来说有三点原因。一是快递公司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很强的实力,信息化建设水平很高,收件派件流程顺畅;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可圈可点,设在大城市中的分拨中心充分发挥作用,车辆配置也很好;三是运作模式灵活,比如‘双11’期间快件数量激增人手不够用,一些快递公司能够及时补充临时员工。”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