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中国中小企业市场 中外物流面临两极差异
业内普遍的共识是,相比于快递行业2000亿元的市场容量,快运行业则拥有4000亿元的市场规模,这意味着,B2B物流比B2C物流拥有更巨大的发展空间。
以郑州物流市场为例,除了菜鸟骨干网、顺丰电商产业园等本土物流企业,四大快递巨头也纷纷涉足这一市场。随着郑州航空港和“东方陆港”的战略,这个中原城市被看作是 IT业、制造业的又一个高地。
不过,与本土物流企业不同,外资快递巨头擅长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比如UPS不但能够针对客户需求提供整合海运、空运、铁路及公路的多式联运服务组合,还可以提供清关、全程可视化监控等附加服务。
相比之下,中国的B2B物流市场还处在变革前夕,企业鱼龙混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成为市场发展的桎梏。最近,中国零担物流的龙头德邦物流披露了IPO文件,其200亿元左右的估值被业内普遍认为“被低估”,从侧面印证了这一市场的价值洼地。
“如果用德邦物流作为一个标杆来分析,其公路快运的毛利率约在20%左右,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业内普遍认为同城物流的毛利率在10%,国际则达到30%以上。”来自中信建投的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物流业出现了异地好于同城、国际好于国内的怪现象。究其原因,他认为远距离运输对企业的资金、品牌、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近距离运输由于从业门槛低,从而容易引发价格战。
网络、品牌尚存软肋
近来,以三通一达、顺丰以及德邦物流作为代表的物流企业已经进入了资本运作阶段,无论是引入战略投资者还是绸缪上市,中国的物流企业即将在技术、品牌方面整体升级,比如目前顺丰和圆通都拥有自己的货运航空公司,已经在逐步向四大快递看齐。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