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问题不能回避:快递业“黑马”,需警惕“绊马索”
【焦点三】行业诚信体系尚未建立
“不规范经营、损害消费者利益、安全问题,快递的诚信体系还没有建立。”江南大学副校长金征宇说。
国家邮政局对2014年快递业消费者投诉做了统计,每百万件快递包裹中,有效申诉最低为4.6件、最高为62.8件,差距达十几倍。延误、丢失、损毁仍是消费者申诉的突出问题。
根据国家邮政局的快递包裹寄递规定,快递企业要对包裹进行验视后方能寄递。但90%以上的客户不愿意配合快递员验视快件。根据邮政法相关规定,没有保价的包裹,一旦丢失按快递费用的5倍赔偿。但绝大多数用户都抱着侥幸心理寄快递,很少有保价的。
我国首部强制性邮政行业标准《邮政业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规范》将于今年9月施行。标准分别从消防、隔离、监控、安检、报警等6个方面对快递企业营业场所和处理场所安全生产设备的配置进行了明确规定。
【焦点四】行业“用人荒”如何破解
记者走访发现,企业的用工成本已经超过运营成本的一半,且每年以10%-20%的速度上涨。
快递员流动性高得出奇,差不多每年要换掉一大半,每年“双11”前快递员辞职是常态。不仅一线快递员经常出现用工荒,快递企业在经营、管理、技术各方面都存在人才短板。
【焦点五】给予快递车辆合法地位还需等几时
一家大型民营快递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全网系统每年因车辆问题被查扣罚款金额超过5000万元。
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相关规定,客车不能装货,货车不能进城。然而,一些快递企业把依维柯、金杯等客车拆掉座椅后运货,被相关执法部门查扣自然是家常便饭。
业内人士建议,对快递车辆的相关政策适当放宽,实行统一标识和规格,上牌备案,加强管理,并协调相关保险公司开辟新险种,为事故后赔偿提供保障。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