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问题不能回避:快递业“黑马”,需警惕“绊马索”
随着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快递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一匹“黑马”。业务量6年增长8.2倍。这一扣紧时代发展步伐、融汇社会科技创新、便利群众生活的行业,值得各方面用心呵护。但现阶段,我国快递业还存在一系列焦点问题不容回避。
低价竞争、快递车辆违规上路、快件安全存隐患……记者调研发现,中国快递业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一系列焦点问题不容回避。有人发出疑问:中国快递业还能火多久?
【焦点一】“以价换量”模式亟需改变
今年一季度,中国民营快递企业业务量市场份额占85.6%,业务收入市场份额占75.3%。新注册的小微快递公司不断涌现,大型民营快递企业依托加盟模式迅速扩张。
然而,调查发现,全国有1万多家快递企业,具备全国网络的企业近70家,不少公司处于亏损状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际刚说,中国快递业务量世界第一,但“以价换量”的发展模式亟需改变。
记者走访了众多民营快递企业,很多企业表示,从表面看企业靠低价抢占市场份额,而深层次原因则是,处于下游产业的快递缺乏对其上游产业电商的议价能力。
【焦点二】行业大而不强
“中国产品可以出口到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没一家国内快递企业能送达,只有国际快递企业巨头可以。”魏际刚说。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4年快递市场监管报告指出:“发展模式较为粗放,行业大而不强。”商务部产业国际化战略所所长张威说,整个快递业的发展滞后于全球化进程。
“你问快递什么时候到,具体时间不能精确到上午、下午甚至小时。”在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看来,没有精准的时间标准成为制约我国快递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