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物流园区如何适应网络化布局
秦璐告诉记者,点状经营的情况与土地使用权密切相关。从历史因素来分析,广泛存在于各地的配货站、货运处等类型的物流园区由于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掌握在当地政府或者是国有企业手中,这类园区很难形成网络化运营的格局,再加上存在货运信息的垄断,这些园区就很容易形成垄断经营的点状格局。
而从这个角度来讲,当前物流园区的网络化布局恰好能够打破原来的点状运营所造成的物流信息垄断格局。对于物流园区的长远健康发展来说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现代物流报·物流园区专刊》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物流园区运营商尤其是外资物流地产商在部分区域面临拿地难题。一些外资物流地产商倾向于选择与大型国有企业合作,从而实现拿地的目的。
秦璐在接受《现代物流报·物流园区专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端的物流园区,并且能与外界形成网络运营格局的物流园区能带动一地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物流园区建设本身在就业和税收方面的贡献可能很有限,但物流园区建成后,带来的大量的物流企业则有利于推动当地物流产业的发展。并且“物流业是流通产业,流通通道的畅通有利于拉动实体产业的发展。”秦璐说。
如何网络化布局
针对当前物流园区呈现出网络化布局的发展状况,秦璐认为,从物流业的实质来看,网络化是物流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物流的实质就是物资流通,物资既然要流通就必然会打破狭隘的地域限制格局。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一张有效的物资流通网络有利于实现业务竞争的极大优势,因此对于任何一家有实力的物流园区运营商都会致力于谋求网络化布局。
物资流通流通的本质决定着物流园区网络化运营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