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巴西:基础设施落后如何玩转跨境物流
“我选择在阿里巴巴速卖通购买商品的原因就是低价。比方说同样的太阳镜,我在巴西本地买的话,价格得高5倍。”一名现居圣保罗、正攻读博士的巴西学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尽管从网购下单到商品送达,巴西消费者往往得等待1到2个月的时间,但相比于漫长的等待,价廉物美仍然是吸引巴西人用电子商务手段订购中国商品的第一要素。
在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拥有庞大人口和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国家正成为中国商品漂洋过海的热门目的地。“巴西跨境电商在过去的两年中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都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在海外寻求合适的商品进行采购,其中用的最多的还是中国电商平台,包括阿里速卖通等。”在巴西创立了CIL物流公司的周小欢总经理向记者证实。
绕不过的物流瓶颈:基础设施落后、货运效率低下
不过,新兴市场既是蓬勃的机遇,更有许多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风险。在全球大宗商品转入熊市的背景下,对巴西经济持悲观态度者都不会忘记巴西经济长期增长的瓶颈之一——落后的基础设施。目前,公路运输是巴西货运的主要方式,但巴西全国硬化的路面比例仅有13%,87%的非硬化道路路面狭窄、沟壑丛生,塞车拥堵时有发生,不仅严重阻碍了该国的物流效率,商品的交货时间乃至交货质量往往也难以得到保障。
在中巴两国物流行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周小欢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巴西国内运输主要依靠公路。“由于卡车司机的工会非常强势,在中国常见的司机疲劳驾驶、超重超载、车况保养不良等情况在巴西极少发生。”同时,巴西高速公路收费以及汽油、柴油价格分别根据通货膨胀系数和美元汇率进行调整,两大成本项的不断升高也造成了巴西内陆运输费用奇高的状态。尽管物流业已经问题重重,巴西地方势力和重卡生产商等利益集团的垄断更是阻碍了内陆物流的发展和提速。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