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多地农产品滞销 “互联网+农业”或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时间:2015-07-14 10:54:02 点击:
来源:第一物流网 作者:金微

条评论打印收藏

有望倒逼向消费转型

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的发布,搭建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成为一种趋势。政策层面开始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建设。财政部、商务部近期公布了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200个示范县名单,中央财政计划安排20亿专项资金进行对口扶持。不过,这些资金不得用于网络平台的建设,也给了电商巨头越来越多的空间。

除了一亩田这样的新型电商,像阿里巴巴、京东、1号店、我买网等早已布局农产品电商。日前,河南省商务厅与阿里巴巴共同启动河南“互联网+农村”电商应用项目,此举旨在让全省农村企业、农民使用电商,解决农副产品滞销问题。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孙利军表示,河南省近年农副产品季节性滞销问题时有发生,农村淘宝提供的“代销”服务将有效解决河南农民的“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以来,一亩田已成功解决了60多起农产品滞销。“一亩田其实没有什么独特的技巧,就是发动电商平台的买家资源,消化‘滞销产品’。”高海燕说,传统的滞销产品,面对的几个、几十个买家,电商化的平台提供的是几千个、几万个买家,市场能力立见高下。“电商通过集中交易,来集中服务,形成交易规模和服务规模,然后再通过规模效应来倒逼农产品的分级、倒逼物流标准、倒逼生产方式的改变。”

李国祥认为,通过互联网农产品的交易费会大大降低,现在各大电商都在做农村电商,增长速度很快,说明挖掘空间很大。农产品销售问题关键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们的消费者与生产者不能有效地凝结起来,电商可有效解决。”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互联网+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