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再提速 哪些行业处在新风口
但是从第三方数据显示,目前尝试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人群主要还是集中的北上广深等的大城市,大多数网民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相关产品还是难以投入足够的信心。“接受程度和安全性的问题目前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最大的障碍和挑战。”潘世梁表示,虽然以支付宝钱包和微信为代表的移动应用软件通过红包等手段让国内不少的网友初步体验到了互联网金融的便捷,但是用户对这些非专业金融类的应用还是没有能够得到金融级的信任度。
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关于各种P2P平台“跑路”的事件层出不穷,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大众对互联网金融的信任度,而国家在对诸如P2P等互联网金融新兴事物上的监管也有所缺失,使得行业的发展更多的讲求行业的自律。“目前国内不少地方政府开始禁止投资公司的建立,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一种风险规避,因为不少互联网金融平台需要对各个地方的金融产品进行对接,而对地方投资公司的‘冷处理’,也是现阶段不少地方政府应对的无奈之举。”潘世梁认为,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互联网金融当中诸如P2P等业务进行规范的管理,将更有利于互联网金融行业整体的发展,提升广大网民对互联网金融的信心。
消费金融需求正在引爆
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消费金融市场准入政策,各大互联网金融企业可谓站在了消费金融的风口上,众多的互联网消费场景成为了互联网金融和消费金融结合的巨大机遇和挑战。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包括蚂蚁金服、京东金融、拉卡拉和58同城等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纷纷向消费金融领域大展拳脚。
据了解,京东金融方面已经提出基于京东大征信体系“引进来”和创新消费场景升级“走出去”的“一进一出”消费金融战略布局。京东消费金融业务高级总监许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透露,京东金融场景已布局京东白条、校园白条、旅游白条、租房白条、首付白条、农村金融、京东金采、京东钢镚8类金融产品。值得留意的是,首款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京东白条上线即取得令业界注目的成绩,其中京东白条交易额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00%,消费金融用户同比增加700%,月均订单提升52%,月均消费金额增长97%,其中60%的订单来自移动交易。在“6·18”期间白条订单占到8%。其中80%白条订单进行分期,白条用户平均客单价是其他用户的两倍。可见白条产品正快速的被用户接纳。对分期的需求比率及客单价成倍提升,也体现了白条产品释放消费需求的功效。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