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如何突破B2C电商物流配送的瓶颈
2、配送队伍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我国无论是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体系的配送队伍,还是第三方快递公司的物流配送队伍,都存在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现象。通过和几位配送员的交谈发现,配送员的招聘不需要有学历限制,只要能够识字、骑车、具备本地户口即可。这样的配送员队伍只能完成基本的送货目的,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配送,比如DIY上门装机这类附加服务不能很好地完成,更难以达到高水平、专业化、标准化要求。
3、配送员服务意识需要提高
根据CNNIC的市场报告发现,国内四大主流的B2C购物网站在配送员态度这一指标上得分都仅仅达到了“一般”的水平,自建物流配送体系的京东商城和凡客诚品得分稍高于完全依赖于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淘宝商城和当当网。这说明消费者对配送员的服务态度没有“不满意”,但是也没有“满意”。究其原因在于目前的物流配送中,配送员仅仅认为自己是送货员,而不是服务员。配送员的职责仅仅是将货物送达消费者手中,所以他们往往只将货物送到校园门口或者小区门口即可,然后等消费者自己来取,这样“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就可能变成了“最后两公里”,甚至更糟。这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不便。而服务员却承载了电子商务企业的企业形象和经营理念。要充分体现对客户的移情性和关怀性,例如将老人和女性消费者难以搬动的重货直接送上楼等。这种服务意识的提高对于采用第三方配送的电子商务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4、物流配送的设施还需完善
电商企业的物流配送涉及到仓库、车辆、人员和相关IT设备,一般消费者所能够接触到的是人员、车辆、IT设施,这些设施对于形成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非常重要。一个穿着便装,骑破旧电瓶车,拉一车乱七八糟的货物的配送员很难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专业化的印象。在目前信息技术十分发达的情况下,要让消费者实时查询到订购商品的配送状态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除了个别B2C电子商务企业实现了配送员的GPS定位之外,其他绝大多数的电商企业都没有实现,很多企业只能提供简单的文字提示,而且由于配送员在配送过程中不能及时回传信息给企业,造成消费者看到的状态信息极度滞后,这也是造成满意度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