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物流缘何成为实施犯罪“帮凶”
犯罪成本低难被发现
快递物流何以成为不法分子偏好的“工具”?
钱峻认为,首先是犯罪成本低、难以被发现。以贩卖运输毒品为例,相较于传统的随身携带运输,利用快递物流只需支付十几元、最高不超过上百元的运输费。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快递物流可以实现人货分离,使得不法分子难以被发现。
“快递企业重效益、轻管理也是一大因素。”钱峻说,当前快递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仍处于“跑量”和“价格战”的状态。一方面,快递物流公司不得不通过增设网点、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业务量来提升自身效益。另一方面,从节约成本角度,不愿投入更多的人力、设备对收件进行安全检测,对用户信息进行仔细核实。此外,一旦在验视过程中损坏物品,需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更使得快递物流企业怠于行使职责。
钱峻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快递从业人员整体素能较低。以泰州地区为例,快递员绝大部分为初中以下学历,且从业在3年以上的人员不超过5%,流动性较强。对于很多违禁品,许多快递员并不了解其特征和特性,因而无法进行有效辨认和实质性验视。更何况,收件量的多少直接与快递员收入挂钩。
据快递行业内部人士透露,对单件快递进行验视,最少需要2分钟。如果快递员对收件逐一验视,将减少自身收入并降低企业效益。
实名制严检查强监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物流快递行业的有序发展将助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如何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犯罪的帮凶?钱峻认为,快递物流业要在规范化上下功夫。
“要从源头防范和减少此类犯罪,必须实现网络交易、移动通讯卡买卖以及快递收寄等全方位的‘实名制’。”钱峻说,对每一单业务,均要求客户出示本人身份证。同时,将采集的信息上传到公安部门的监管平台,便于公安机关对可疑人员和物品进行研判。
钱峻认为,对居住在酒店等无固定地址的客户、初次投递的客户,要严格检查,确保无遗漏。对单据等资料的保管,可采用电子化处理、云存储等方式。在办案部门需要调取时,能够准确及时搜索、识别出作为证据使用的单据。同时,实施“黑名单”制度,监管部门对疏于安全监管企业采取定期通报、吊销营业执照等惩罚性措施。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