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芝麻开门,谁能叩开“农村电商”大门?

时间:2015-07-05 21:50:45 点击:
来源:新浪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专题报道了中国主流电商不约而同地把“农村电商”作为自己下一步重要的战略方向。阿里巴巴集团提出未来5年投资100亿,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10万个农村服务站;苏宁易购提出5年内建设1万家苏宁易购服务站,覆盖全国1/4的乡镇;京东的提法是未来3年“京东帮服务站”将在全国各县地毯式铺开,四到六线城市的线下店将达1000余家。而新近出现的由传统媒体公司奥美地亚建立的121购物网也把自己定位在中国第一个立足于县域市场的大型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

国内各大电商巨头能否下沉到农村,发展模式尤为重要。

一、“农村电商”的本质是“县域电商”

农村市场本身是依托于县域的。农村的商品集散地不在农村而在县镇;农村的主要信息来源地在县镇;农村人口的主要转移方向也在县镇。可见,“农村电商”是个噱头,本质上仍是“县域电商”。

“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更是提出就地就近城镇化,大力发展中小城镇。未来五年3亿农民将转化为城镇人口。

县作为基本行政单位在中国有2000多年历史,自秦始皇建立郡县制以来,县承载着中国重要的行政功能。目前中国县域涵盖了中国94%的国土,70%的人口,达9.6亿以及50%以上的GDP,以2013年为例,县城本身的商品零售总额也占全国的40%(数据来源:中国县域市场研究蓝皮书)。

我国县域总人口相当于整个非洲,3个美国,2个欧盟;县域27万亿GDP相当于2个俄罗斯,2个印度,接近两个非洲;另外,县域8万亿消费总量相当于10个北京,8个河南省,20个江西省。所以电商巨头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在“农村电商”就不奇怪了。

二、电商企业建立县域网点,克服水土不服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农村电商,电商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