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滴滴完成15亿美元新融资 获超额认购

时间:2015-06-27 22:07:26 点击:
来源:财新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6月26日,滴滴CEO程维致信股东,称已于上周面向全球投资者融资15亿美元并获得超额认购。一位滴滴高层人士对财新记者透露,实际融资规模目前“已经突破20亿美元”,本轮融资对滴滴快的的估值约为150亿美金。

程维在致股东的信中称,“在5天时间里,此轮融资就获得了超额认购,因此我们也计划增加融资规模。”

这也是自Facebook在2011年获得15亿美元投资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非上市公司融资。而在滴滴快的合并之前,滴滴和快的就已先后获得7亿美元和6亿美元的D轮融资。

据称,阿里巴巴、腾讯、高瓴资本以及其他现有机构投资人都会大额增持。对此,一位滴滴高层人士对财新记者证实,阿里、腾讯、高瓴等现有股东“肯定跟投了”,但本轮融资还未完全结束。该人士透露,实际融资规模目前“已经突破20亿美元”,本轮融资对滴滴快的的估值约为150亿美金。

而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称,高瓴资本目前正在与滴滴快的打车软件运营方小桔、快智的现有投资者接洽,计划增持该公司股份。高瓴目前占有小桔、快智不到10%的股份,由于阿里巴巴等投资方不会出售老股,高瓴正在与其他早期风投会谈。

消息人士透露,就在几天前的6月22日,滴滴快的的主要竞争对手Uber已经启动了针对中国业务的融资。Uber CEO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 )在发给投资者的邮件中称Uber今年将在中国市场融资并投入70亿。

有业内人士指出,滴滴快的此轮融资意在抗衡大举扩张的Uber,但滴滴方面对此予以否认并称,“滴滴融资在前,Uber在后,并且滴滴在中国的订单量10倍于Uber,所以没有必要这样”。

与此同时,专车市场的“商战”没有停歇,不久前,知名自媒体人冯大辉(fenng)公开披露某专车平台欲以800元酬劳邀请其在个人朋友圈转发公关稿攻击竞争对手的事件。此后,神州专车“含沙射影”抨击竞争对手的一组明星海报引发争议,成为又一出引人关注的“大戏”。

程维也在信中称,自成立以来,滴滴已经遭遇了30多家竞争对手,并参与了9场“战役”,以及无数的“战斗”。但眼下市场格局已基本定型,不同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滴滴快的的订单量约占八成,Uber约占一成。

值得一提的是,程维在信中首次提出,到今年年底滴滴快的年化总收入(GMV)将达到12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对外透露过的”,滴滴人士说。

但上述人士对此表示,GMV就是平台上所有司机的流水,仅与订单数有关,因为平均订单收入是基本稳定的,而5月份到6月份这一个月的周订单量保持了30%的增幅,照此趋势,GMV突破120亿美元非难事。尽管如此,“滴滴快的的投入仍将远大于营收,在短期内还不打算实现盈利。”

以下为程维致股东信全文:

各位尊敬的股东:

今天,怀着对未来的兴奋之情和信心,我们致信给您,并对你们给予的信任表示感谢。

上周,我们宣布将面向全球投资者融资约15亿美元,以推动下一阶段的发展。在5天时间里,此轮融资就获得了超额认购,因此我们也计划增加融资规模。

过去3年中,我们已经从中国领先的出租车召车服务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交通平台:

自五月份以来,我们的每日专车订单数从100万增长至300万,每周增长30%。目前,我们在中国的专车达到80%的市场份额。

我们的每日出租车出行次数达到300万次,占中国出租车召车市场99%的份额。在中国的360余座城市,已有150万名司机加入我们,而中国的出租车司机总人数约为200万。

以用车次数来看,我们的规模达到中国排名第二竞争对手的10倍,以及该竞争对手全球规模的至少3倍。

我们在中国O2O市场拥有最活跃的用户群体,日活跃用户数达到排名第二竞争对手的10倍。

预计到年底将达到年化总收入120亿美元。

基于规模优势和高运营效率,司机平均在我们平台上获得的订单量和总收入均超出竞争对手。而即使在竞争激烈的城市,我们在单个订单上的补贴也仅为对手的五分之一。

在中国,市场对便捷、高效、环保的交通解决方案有着强烈需求,一切才刚刚开始,未来继续增长的机会还很大。滴滴快的致力于满足这一不断增长的需求,我们对未来的前景感到兴奋,而你们提供的支持给予我们勇气!

我们的使命

三年前创业第一天,就定下了我们的使命:移动互联网,让出行更美好!我们相信互联网和市场化会改变出行!通过过去三年的努力,我们教育了2亿用户用手机叫车和在线支付车费,80%的出租车司机每天使用滴滴服务。在刚过去的端午节,全平台呼叫订单首次接近了1000万,这意味着,即使在全球范围,任何竞争对手服务的用户数都只是我们的零头。

6月6号公司三周年之际,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公司未来三年的目标:成为全球最大一站式出行平台,每天为3000万乘客提供服务,服务1000万司机,在任何地方3分钟有车来接。作为代表未来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提供全平台的出行解决方案,包括出租车、专车、私家车拼车到公交等。只有充分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及服务模式,才能真正取代私家车自驾的模式。我们坚信专车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不应是“取代出租车”,而是真正改变私家车出行;买一辆帕萨特的钱,可以每天两次坐专车坐十年,却不用考虑停车、保养、油费等问题,坐车途中还可以工作娱乐,同时还能降低城市拥堵和污染问题。

综合出行方式的服务平台才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我们的一站式交通平台希望为交通领域的诸多问题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我们将多种交通出行方式聚合于平台,并以独有的技术提供无与伦比的产品,实现了司机、乘客和地方政府的共赢;我们会坚持让司机服务有价值,让乘客出行有尊严;我们希望能推动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降低污染,也帮助提升司机运营效率,提高司机收入。

与行业和政府的合作

共享出行正带来争议。这种模式颠覆了出租车行业,在全球许多地区引发了出租车司机的抗议。对于许多国家和城市的政府来说,这已成为头疼之事。西班牙、德国、泰国,以及美国内华达州等地已对共享出行发出禁令。

我们认为,出租车等现有行业是交通服务供应市场的重要一部分。出租车不仅带来了可信而稳定的交通方式,也是一个规模达到500亿美元的产业,解决了数百万出租车司机就业。我们愿意与他们合作,提高他们的效率,使他们更好地服务于乘客。

我们在积极与中央及地方政府合作,优化交通系统,协作共赢。例如,我们近期与上海市政府签署了出租车平台合作,目标是减少“黑车”数量,让司机和乘客更安全。其他各地政府也有兴趣让我们参与帮助管理当地的出租车车队。

同时,我们和全国各地出租车公司合作,寻求提高公司管理效率、司机收入的共赢模式。我们已经和上海、武汉等城市的一些出租车公司开展联合运营,旨在摸索出一套新兴的出租管理模式。

增长

自公司成立以来,我们就实现了快速增长,而我们仍在推动用户的增长和服务类型的多样化。例如,在推出的前50周,我们专车服务的周订单量就增长了超过3000倍。这要归功于已有的出租车平台,以及对中国城市市场的熟悉,这些帮助我们实现了比国外竞争对手更快的增长速度。

我们核心的出租车和专车平台仍在飞速增长,而随着中国市场移动技术和互联网服务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出租车和专车市场还有潜力实现10到15倍的增长。

我们的平台战略也给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带来了巨大的空间,例如公共交通、物流、保险和金融等汽车服务,以及地图技术和位置服务。我们认为,综合性的交通生态系统将创造明显的合力和机会,在整个平台范围内实现商业化。

竞争

与其他市场类似,相对于全球其他地区,中国的消费类交通行业有着更激烈的竞争。自成立以来,我们已遭遇了30多家竞争对手,并参与了9场“战役”,以及无数的“战斗”。

相比我们的竞争对手们,我们有着明显的优势:

平台模式:我们在平台上提供不同种类的交通工具,使得我们的司机和乘客享有很强的协同效应。比如,在高峰时叫不到出租车的乘客可以呼叫专车;出租车司机在下班后可以开代驾;平时拼车上班的车主在周末可以开专车。这样的协同效应只有在我们的平台上才能得以实现,因为在我们平台上有大量稳定的司机和乘客。

行业中最优秀的线下本地化执行团队:我们这一团队包括1200名成员,他们深刻理解本地市场,且能快速有效执行。例如,在短短11个月时间里,这一团队开拓了63座城市,吸引了80万名专车司机。

无可匹敌的营销覆盖:与腾讯、阿里巴巴,以及近期新浪的战略合作使我们获得了强大的分发和营销渠道,以及它们庞大的用户基数。微信、QQ、支付宝和微博的日活跃用户数总和达到9.4亿。

先进的技术:我们的抢单算法比分配模式更加复杂,并且更加适合中国市场。在中国兼职司机仍然占大多数,他们更加喜欢抢单。同时,对大数据的记录和利用帮助我们提供无与伦比的产品。我们的内部基础设施每天记录了8000万公里的行驶路线,超过赤道周长的2000倍。我们每日规划的路线总数达到2.5亿条。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推广活动,鼓励司机和用户使用。但对于补贴幅度,我们一直非常谨慎小心。因为我们知道过高的补贴,例如达到车费2到3倍的补贴对市场发展是不利的,这将导致欺诈活动的盛行。

关于未来

创新和技术发展使我们走到了今天,我们也为未来的增长兴奋。6月初,我们推出了社交共享出行产品“顺风车”。我们希望每个开车上下班回家的用户都能带一个顺路的朋友,通过高峰期引入大量临时运力解决交通。产品上线前一个月,全国有100万车主注册成顺风车司机,北京开通一天,每日订单即达到10万个。顺风车会是中国共享经济第一个突破的领域,人们通过共享带来快乐。

滴滴推出的企业版出行服务已经为3000多家企业提供出行服务,并且得到更多需求。有了我们的服务,企业可以有效的管理出行成本,不再需要为发票和管理员工行程烦恼,员工出行也有了保障。

我们也即将推出代驾和大巴服务,我们会坚持独立思考,把互联网和市场化引入出行的各个垂直领域,坚持提升体验和效率,并在每个细分市场绝对领先。

我们成立了大数据机器学习研究院,利用我们平台生成的大量数据,我们开发了乘客特征系统,智能地匹配实时交通信息。这帮助我们提高路线规划效率和行驶效率,最终向司机和乘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我们认为,滴滴快的在移动出行行业有着比任何公司更好的机会。我们将继续一同努力,将这样的机会变为现实,实现未来无可限量的增长。

我们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并期待未来带来更多好消息。

程维

董事长兼CEO

2015年6月26日

 

关键字: 滴滴,融资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