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社交网站Secret关闭 一种互联网模式对应一种哲学
美国匿名社交网站Secret关闭了。在朋友圈看到一个上市公司CEO是这么说的:
“匿名吐槽的方式我不觉得是什么释放压力的办法,反而是不断加强阴暗心理和负面情绪。热衷浸泡这种应用的人,我一瞧不起,二坚决不会有交集。喜欢用匿名吐槽来表达不满和期待解决的员工,赶紧找个喜欢这种文化的公司去,对大家都好。”
另一个体量更大的上市CEO在下面回了一句:
“赞同。一直不看好。”
这两个以产品见长的CEO通过对一种心态的感受而论断了这个产品。这引发一个话题,任何一种产品的背后,都对应一种情绪。或者提高一点,一种哲学。或者再提高一点,一种人性。
通过对这种情绪、哲学、人性的判断,就能对这个产品做出判断。
反过来。若能把某类产品背后的情绪、哲学、人性完全抽象出来,瞄准它尽力丰满,那这个产品可能就会在一个制高点上优于对手。
到这里,忽然想起,互联网起初的那几年,领军人似乎是程序员出生居多,譬如杨致远,佩奇。渐渐的,在金融等各类商业领域的专业人士开始涌现,譬如贝索斯。再到后来,文科生涌现,譬如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扎克伯格。
中国也有这样的趋势。
文科生擅长什么?情绪,哲学,人性。当理科生把互联网的基础架构搭建起来后,文科生开始有用武之地。也不能假设理科生就不懂情绪、哲学、人性。不能假设文科生就不会写程序。重点在于,他们的哪一部分大脑在发生主要作用,左半球还是右半球。
左半球可能以为自己只是建立了一个中性的工具的世界,但右半球会马上给它填入所有的情绪和人性。这些东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绝不是中性的。
互联网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建立的一个新的维度的世界。它映射这个现实世界。这个世界的情绪、哲学、人性都会在互联网上呈现。由于互联网是虚拟的,这些呈现会非常的快速和完美。
我们享受的互联网产品,跟情绪、哲学、人性是怎样的一一对应关系?
Yahoo:
物理世界有的,虚拟世界就有。
一草一木,太阳星辰,你在水里都能看到。
Google:
每个个体的价值,取决于跟其它个体的关系。
“只要叩门,就会给他开门。”
Facebook:
我们,每个个体,都是整体的一部分。
“凡走过的,必留有痕迹。”
Snapchat(阅后即焚):
过去的,就已经过去。
你无法活在过去里,你只能活在当下。
Secret:
我们的世界里,有多少美好,就可能有多少罪恶。
一个城市里,有多少大街,就有多少下水道。
Twitter:
少就是多。
限制就是给予。
越轻盈,越飞高。
网络游戏:
在梦中,一切都可以是真实的。
梦境带给人的满足,不亚于现实世界。
如果不被抑制,我们的贪婪和愤怒可以1000倍的爆发。
Uber/Airbnb: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Jet.com(成本价售卖商品、靠会员费赚钱的电商网站):
最终,信任是最有效率的。
最终,信任是最具价值的。
O2O(上门服务):
懒惰是人的天性。
懒惰是商业的强大的推动力。
智能硬件,比如能告诉你睡眠质量的手环:
大部分人会相信外在的数据,而不是自己切身的感觉。
科技越发达,本能越退化。
大数据:
这个世界是全息的。
通过一个细胞,就能判断一个人的健康。
南美的蝴蝶扇动翅膀,印度就会有一场风暴。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人的现实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程序化的,可预测的。
大部分人的灵性一直没有被开发,他们表面独立,但一直都行尸走肉般的活着。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眼、耳、鼻、舌、声、意,人是这六样感官的奴隶,而不是它们的主人。它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欺骗你。
一切法,由心想生。
人只有抛弃了感官,抛弃了大脑,才可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
想起一个常被互联网精英提起的词,终局。他们期望预测终局,终极的模式,令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避免自己被新的模式所取代。而最终局的东西,一定在哲学和人性里。对吗?
当下被科技和商业精英所热烈追捧的虚拟现实以及更为无所不能的增强现实,可能将是一场人类的空前的堕落。所谓虚拟现实,就是一切都可以被虚构。戴上头盔,就能享受到吃下白粉般的快感,就可以上天入地,那这种白粉将控制很多人的生活。当人可以选择被无所不能的欺骗,他们很可能选择永远活在欺骗里。
我们正在真实的步入《黑客帝国》的程序世界。
当然,你可以说,如果戴上头盔就能能体会坠楼的恐怖,那某些人就不会再有胆量去自杀。这是好事。
对于这一类问题,需要提及一个哲学和一种人性。
当一个人没有克服自己的贪婪、恐惧、懦弱、虚伪、幻觉,任何中性的所谓带来效率的工具都会激发这些负面习性的爆发,招致无法承受的灾难。
当一个人克服了自己的贪婪、恐惧、懦弱、虚伪、幻觉,即使没有任何的所谓工具的帮助,他或者她也会享受到欢乐、健康,还有智慧。就像几千年之前来过地球的那几位圣人。
假如,你还信任这个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最伟大的那几个人,想一想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选择了如何去生活?
他们靠别人的施舍或者供养为生,他们很少显露神力,他们宁肯被打骂、唾弃,他们并没有崇拜工具、商业、或者效率,他们不屈服于有武器的权威,他们都是文弱的布道者,他们苦口婆心、日复一日的讲述诚恳、善良、清净、平等,即使他们因此被审判或者驱逐。他们像水一样。他们一直都在追求内心的净化,而不是外在的累积。
对于当下这个对效率、对工具、对商业的毫无节制的追求以至于对它们的后果毫不顾忌的时代,他们会是怎样的态度?或者,他们早已用自己实际的一生给出了回答。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聪明?真正的强大?真正的成长?
当代这些心比天高、自以为强大到前无古人、正在开天辟地的CEO们,或许真的该好好的面对这个问题。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