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顺丰创始人王卫:战死,好过做俘虏

时间:2015-04-20 09:44:46 点击:
来源:中国商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战死,好过做俘虏

本刊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多次听到一个观点,假如说国内快递行业出现第一家上市公司,那么,一定会是王卫的顺丰速运。但王卫却对未来公司上市,并未表现出特别的热情。他说,“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

而王卫,则希望顺丰能够长期地发展,让一批人得到有尊严的生活。他曾这样为内部员工解释顺丰为什么不上市,“如果上市的话,环境将不一样了,你要为股民负责,你要保证股票不断上涨,利润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将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

虽然王卫坚持不上市,但快递行业却被业内认为是一个烧钱的行业。顺丰在创立之初,王卫也有过将物业抵押给银行,以获得资金扩张的现实。虽然如此,但王卫似乎对外来资本一直保持警惕。在其他快递企业纷纷引入外来投资者的时候,王卫却对外来资本说不。比如说,2004年FedEx策划进入中国市场,派人接触国内各家快递公司试图收购,给顺丰开出的价格是50亿人民币,而当时顺丰的年收入不过13亿元。王卫拒绝了这个报价,并且告诉对方,我有一天一定会超过你。

不接受任何外来资本的投入,也使得顺丰曾经差点倒闭。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大量快递企业因资金链条崩溃而破产关门,王卫却在此时对外声称,战死,好过做俘虏。一位顺丰内部人士刘英(化名)告诉本刊记者,当时公司上下人心惶惶,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这时王总对大家说,如果要倒,也要让大家记得,曾经有一家叫顺丰的民营企业,能从心底让对手感到可怕更可敬!人可以输,但不能输掉尊严!死随时都可以,但要死得有价值!”

那一次,顺丰逃过了市场萧条。但随着快递业市场的竞争不断白热化,也使得王卫不得不认真思索资本的价值所在。于是,外界看到了顺丰仍然坚持不上市,却为公司引来了外来投资者: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签署协议,前三者以总体投资不超过顺丰25%的股份,成为了顺丰新的股东。融入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强化核心资源力量,如顺丰信息系统、中转环节及航空枢纽等。

外界纷纷认为引入投资者后的顺丰,将在不久的未来上市,顺丰官方却发表公告否认此说法:三家机构投资者是作为战略投资方进入的,与公司的上市无关,机构方对顺丰没有上市或者业绩的要求。并且,顺丰目前没有上市计划。

顺丰的表态,则让其竞争对手松了一口气,似乎市场仍然给他们准备了超越顺丰的机会。事实上,在顺丰的竞争对手那里,对于王卫有个评价,佛教徒的心肠,市场上的“杀手”。而顺丰内部,则认为王卫有三个特点,一,是对员工很尊敬。二,有理想主义。三,有社会责任感和一种关注弱者的情怀。截然不同的评价,也说明了王卫对内对外完全不同的处事方法。

对于竞争对手,确实,市场不相信眼泪,任何一个心慈手软的商人,他在商场中的搏击,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击溃。显然,王卫并非商场上的弱者,某种意义上,顺丰自诞生以来便以强悍着称,开始便以低价策略为武器,从一片红海中抢得市场,顺丰的成功,并非偶然。

王卫谈到企业的发展时说,“坦白讲,我不太相信偶然,为什么会有偶然?因为无知才会相信偶然,突然中了大奖,不知道为什么,就会觉得是偶然。当所有的因果都集中到一起后,你再去比对,你会知道这是必然。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顺丰这个不错的平台,把未来很多不确定的看似偶然的东西,变成必然。”

从偶然到必然的过渡,显示的则是王卫对于企业的理解:市场根本不相信成功的偶然性,一切的成功都来自于必然。

带领顺丰冲杀市场,王卫并没有丝毫顾虑,企业生存下去才是硬道理。他说,“我没有条条框框,一切都回归到面临什么问题,需要什么东西。有时我们学了某个框架就想套用,因为不理解设计初衷总会有不匹配。20年我一直在寻找适合的框架,最终是佛学的因果循环让我很开窍。”

王卫曾经在公司内部开会时说过一句话,“相信我,顺丰一定会成为中国的联邦快递(FedEx)。”当时坐在台下的刘英瞬间就想起了2008年公司处于危机之时,王卫说过的一句话,“战死,好过做俘虏。”

“跟着这样的人,谁都相信顺丰的未来,一定会和王总所说的一样,终有一天会成为中国的联邦快递。”刘英最后说。

联盟微信二维码 文章下.jpg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关键字: 顺丰,王卫,快递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