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打车、专车、拼车、租车、代驾 用车O2O五大流派盘点

时间:2015-04-17 09:24:02 点击:
来源:虎嗅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出行方式被移动互联网改变的同时,也掀起了用车O2O创业的巨浪。2013年底由滴滴、快的掀起的打车补贴大战,在半年时间内双方共烧掉15亿元人民币,直至2015年2月双方合并,移动打车市场”快滴“一家独大的格局已定,因此新的战火也就顺势蔓延至了专车市场。

打车应用鼻祖Uber也于2013年入华搅局,一年后以资本为纽带结盟百度。专车是否合法尚无定论的当下,拼车和顺风车又来了。仅百度一家,在近段时间就连续出手投资了两家拼车O2O创业公司——51用车和天天用车。

打车、专车、拼车/顺风车、租车以及代驾作为城市多样化的用车方式,在移动互联网改造下,整个市场已是风起云涌、花样翻新。同样,资本对用车O2O亦是相当疯狂。还未上市的Uber最新一轮估值已经达到400亿美金,虎嗅粗略统计了下,从2014年至今,国内风险投资在用车O2O领域的投入累计近18亿美金,其中滴滴、快的融资额就占到了15亿美金,公开披露融资消息的用车O2O创业公司就超过20家。

用车O2O百花齐放的同时,也是一派乱象丛生。本文,虎嗅将以打车、专车、拼车/顺风车、租车以及代驾为切入点,选取了用车O2O市场各自代表性企业,对其产品属性及行业特点进行了盘点分析,若有遗漏的视角及公司,欢迎评论补充。

打车:格局已定,滴滴、快的“大一统”

追溯至两年前,在快的、滴滴打车问世之前,市场上已经有多个打车应用出现。但摇摇、百米这些名字如今早已被遗忘,他们是怎样走向衰败的?

一方面,打车软件对传统出租车行业带来巨大变革之初,监管部门的严厉态度以及官媒的批评声音与如今对专车的质疑和打压极其相似,原因一是打车软件自身存在支付信誉、安全管理等问题,二是因为其影响了金融机构、呼叫中心等单位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有一部分打车软件被政策限制打压,而滴滴、快的则为抢战市场而冒着不确定政策风险频频出招,包括大量向司机地推软件、降低注册门槛、订单加价、推送假订单等。

另一方面,疯狂的补贴大战一举撼动了打车市场的平衡状态,在其他公司还在思考盈利模式的时候,滴滴、快的摆出了我根本没想着盈利的姿态执著烧钱。究其原因,当然是背后的腾讯、阿里两家巨头的持续加码,抛开互联网巨头对移动支付、O2O等方面的布局不谈,几十亿的资金支持让滴滴、快的在价格战上越打越欢,直接将资金不足的竞争对手甩出局。

2014年的补贴大战至今已过一年,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打车市场已日趋稳定,呈滴滴、快的二分天下之势,而两家也于今年情人节这个浪漫的日子宣布牵手合并。如今打车应用大量的补贴早已消逝,专车市场的一场大战又拉开了帷幕。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关键字: O2O,打车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