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2014年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整体回顾

时间:2015-04-03 14:51:51 点击:
来源:搜狐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四)冷链市场分散,第三方物流规模有待提升

2014年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特点依然是规模小、压力大。冷链行业依然“看着热干着冷”,从中物联冷链委发布的“2013冷链物流企业百强排名”来看,在规模方面,2013冷链百强企业总收入为109.02亿元,只约占全国冷链总收入的10%左右。其次,缺乏龙头企业,前50强占据绝大份额,后50强基数太小。在百强排名中,年收入在5亿以上的有7家,年收入过亿的有25家,8000万以上的有33家,6000万以上的有51家,可见,百强企业中有过半收入可超过6000万。将百强企业按照每10个企业一组,分析每组的企业收入,从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前十强企业占据49%的收入,接近一半。后面5组即50%的企业占据百强收入的15%。可见,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很明显,冷链物流市场化水平和集中度仍较低。

(五)连锁零售餐饮稳步发展,冷链需求和服务双升级

中央八项规定如疾风劲雨,使得高端餐饮复兴之日不会再现。在经历了一年的艰难转型过渡期之后,餐饮行业逐渐恢复了元气,定位于大众消费的连锁餐饮品牌逐渐成为餐饮行业的中坚力量,上升势头明显,高端餐饮和街边饭馆愈发难以生存。而连锁餐饮标准化菜品和网点化扩张给冷链物流企业带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7月份的“福喜”事件,无论对当事企业还是其他连锁餐饮企业,都是一种打击,食品安全问题再一次刺痛了民众神经。促使餐饮企业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强食材供应链管理,升级更新食材的温控设施,规范连锁餐饮市场竞争行为,以成为政府部门和行业必须去面对的问题。在食品安全的倒逼下,餐饮业的冷链配置将会由部分企业的营销点逐渐成为行业标配。为了更好地参与竞争,餐饮企业需加大冷链设施投入成为业界共识。

10月份,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指出餐饮外卖企业须有营业资质和冷链,冷藏保温温控需有保障。政府出手管理规范餐饮行业发展的第一步已经迈出。

受电商冲击,以及店面租金成本、员工薪资上涨等压力,2014年全国各地出现大面积商超关店潮,从《2014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发布的数据来看,2014年全国主要零售企业(百货、超市)共计关闭201家门店,关店数同比增长超4倍,创历年之最。反之我们也发现连锁零售发力生鲜板块,建立生鲜网站、纷纷自建和外包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完善冷链配送系统,为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带来新的机遇。截至2014年底沃尔玛在中国拥有11个生鲜配送中心。

(六)生鲜电商是亮点,发展前景仍需观望

2014年生鲜电商虽然“雷声大雨点小”,但依旧是冷链行业亮点。首先资本疯狂进入生鲜电商领域,亚马逊2000万美元入股上海本地垂直生鲜电商美味七七,中粮我买网获得IDG资本和赛富基金1亿美金B轮融资...总之,有强劲资本输血的生鲜电商市场活力十足。

生鲜O2O也是当下很多电商大佬争先布局的版图。2014年京东联手万家便利店和獐子岛,一号店则携手沃尔玛,顺丰嘿客布局2500家门店“入侵”冷链最后一公里。而在跨境生鲜电商领域,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巨头也是未雨绸缪。同时,一批有实力的生鲜跨境电商平台也先后崛起,像优鲜码头、百联电商等。

然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贴着“蓝海”标签的生鲜电商市场,初期的圈地成本依然很高,冷链设施的购置、全程冷链的设计与配送、消费者理念的培育等,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甚至有统计称99%的生鲜电商都在亏损。

(七)进出口食品需求旺盛,临港冷链前景看好

2014年中国与冰岛正式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青岛港与冰岛最大的企业怡之航集团签署合资项目——青岛港怡之航冷链物流,筹划合力打造亚洲最大的冷链物流中转港。此外,中澳贸易协定意向书的签订,也在推动澳洲牛羊肉、红酒、奶制品的大量进口,例如中物联冷链委去澳洲考察了解到,原来从澳洲每天运往上海的乳制品,运送方式已从客机改为专门货机。

而在临港冷链建设方面,大连獐子岛中央冷藏项目一期、宁波港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已经投入使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东疆大洋冻品物流配送中心、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毅都、深圳机场红酒物流中心、宁波港金枪鱼保税冷库、烟台港保税水产物流园、以及宇培投资50亿元的大连冷链物流和食品加工园等项目也在建设中。

联盟微信二维码 文章下.jpg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关键字: 冷链物流,物流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