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与供应链分会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从互联网金融安全看创新技术应用

时间:2015-03-16 16:05:08 点击:
来源:艾瑞网 作者:

条评论打印收藏

每位社会中人都要有自己真实的身份,而身份证则是识别每个人真实身份的有效证件。但身份证只能实现线下的身份识别,在虚拟运行的互联网世界,没有谁能很快知道网络另一头敲击键盘者的居心何在。可以说在以身份识别为基础的所有金融交易中,互联网虚拟化的运行特征,与传统金融业务的身份识别最基本要求存在着冲突,处理互联网金融业务纠纷上存在很大障碍,举证上也存在一系列困难。

互联网金融亟需打牢基础设施建设

身份识别堪称是互联网金融业务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恰恰是这个基础建设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首要挑战。身份证是线下交易进行身份识别的证件,而电子商务及互联网金融、电子政务等则需要统一的电子身份证制度作为基础。现阶段银行机构、三方支付、电子商务、P2P借贷、游戏平台等领域对电子身份识别具有迫切的需求,但国内目前并没有建立统一的数字证书体系,也没有国家级的数字证书授权中心。

目前互联网金融身份识别的方法

现阶段互联网金融所采用的身份识别方法基本上是在原先线下身份识别手段的基础上,结合一些互联网常用的口令认证、识别码、短信验证码等通用措施。比如要求用户提交身份证及银行卡信息,同时提交手机、邮箱等其他通讯信息,通过手机短信验证码、邮箱验证码等方式进行身份识别。身份证号(企业的营业执照注册号)是每个自然人主体的识别号码,具有唯一性的特点,但受限于目前技术及权限,互联网金融平台并不能完全确认用户提供的身份证及号码是否真实。有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会进一步要求用户绑定银行卡,并保证银行卡所载的身份信息与身份证相同。但上述方法均为间接的身份认证方式,需要通过繁琐、复杂的证据链条来锁定主体身份。在实际的操作中成本较高,且效力有限。

身份识别的技术创新

考虑到互联网金融是全新的金融模式,基础建设也必须要考虑采用全新的技术和手段。而基于多样化的机器学习模型、大数据关联分析和指标计算,以云服务的方式为互联网金融相关企业提供的保护,可以成为网络反欺诈的一种新策略。生物探针和设备指纹可能是这一策略里解决身份识别问题的创新技术。杭州同盾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设备指纹,生物探针,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等方向的研究,目前在设备指纹和生物探针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通过在网站或者移动端嵌入同盾的设备指纹脚本,可以获取操作设备的多重属性,为每一个操作设备建立一个全球唯一的设备ID。该设备ID就相当于这个设备的指纹,不论这个设备使用何种浏览器、何种应用或是在何地,都能够唯一标识该设备。使用设备指纹技术,同时结合同盾强大的分析引擎,同盾可以精确分析出一个设备上的所有用户的操作行为,发现多用户之间的关联情况,逐渐描摹出一个用户主体的行为轨迹。通过设备指纹技术,有可能发现用户的恶意行为,准确追踪定位风险产生的用户主体以及关联的所有用户,及时发现风险,控制风险减少损失。

而生物探针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风险识别技术,通过分析用户在界面上的行为特征,可以识别当前操作中存在的风险。它是基于用户浏览网页时独一无二的的行为习惯开发的,和签名笔迹一样,每个人浏览网页时键盘敲击频率、鼠标移动速度,点击位置偏好等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机器学习,生物探针技术可以为每一个用户建立多维度的行为模型,称之为用户画像。将用户当前操作与模型进行匹配,可以准确地识别出风险及异常。目前生物探针技术在人机识别方面已经做到非常精准,换言之就是可以非常准确地判断用户是不是“人”,这让生物探针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平台识别,防垃圾注册及机器人抢红包等领域。生物探针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则是随着用户行为特征模型的不断完善,通过抽象出独一无二的用户行为指纹,把一些关键操作的行为数据与用户独一无二的行为指纹对比,实现验证用户身份合法性的目标。

创新技术为身份识别保驾护航

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身份识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考虑到互联网金融是全新的金融模式,在身份识别方面也应有所技术创新,同盾科技的设备指纹和生物探针作为新型的设备在线追踪和风险识别技术,通过对访问网站的终端用户基于环境信息进行设备画像,并且分析用户在页面上的行为特征来识别当前操作中存在的风险,从而精准锁定网络欺诈分子,成为互联网金融业务中身份识别的有效创新技术手段。

联盟微信二维码 文章下.jpg

关键字: 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本网站保持中立

Baidu
map